时间:2025/5/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ykhongye.com/

东汉末年,汉朝名存实亡,各路家世显赫的诸侯群起纷争天下,最终都成为冢中枯骨,相反背景微薄的曹孙刘三方各自占据一方,从而达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身为宦官之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时常被人蔑视,但他却能击败一个个强敌,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孙权,被人称为江东小吏之子,他的父亲孙坚早年只是袁术麾下的一员部将,其兄长脱离袁术后历经艰险方才打下江东一片基业。

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真正的起于微末,白手起家从而创立蜀汉王朝。

纵观这三人背景,没有任何人强于东汉末年时期的各路诸侯,尤其是以下四位,他们都有着争夺天下的机会,为何都败给了曹孙刘三方呢?

一、袁绍

袁绍可以算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也是最有希望吞并天下之人,先不说其实力,单论袁绍的名声就足以称霸天下。

首先便是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然而这个背景只不过是袁绍的基础,袁绍一生作为是完全将这个“四世三公”的家底给再次发扬光大了的。

东汉末年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袁绍一人便先后占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等地区,完全统一了河北地区,堪称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士族军阀。

当时袁绍声势滔天,就连曹操也要暂避锋芒,根据史书记载,曹操迎奉天子后,袁绍对于屈居曹操之下而不满,曹操连忙上表将虚名让给袁绍,袁绍这才满意。

后来按捺不住野心的袁绍,起兵攻打曹操,结果落得官渡之败,其失败的原因,他的谋士以及曹操都给了很好的总结。

袁绍志向虽然远大但智谋略有不足,并且十分好大喜功,得胜时归功于自己,失败后降罪于他人,听不进去忠言,始终认为所有人都不如自己。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发动无名之兵攻打朝廷,兵败也绝非偶然。

二、袁术

袁术是袁绍的弟弟,并且还是袁家的嫡子,但这二人并没有合力谋取天下,反而各自明争暗斗,都认为天下必将为袁家所得,二人争斗便是在争夺天下。

在天下尚不明朗之时,汉朝仍然存在之日,袁术率先称帝,这在众人眼中就是赤裸裸的谋反,哪怕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但袁术此举却是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孔融早就评价过袁术,称此人早晚必成冢中枯骨。

于国家没有半寸功劳,却在天下未定之时登基称帝,袁术的败亡同样是必然事件,甚至比袁绍还要缺乏耐心与谋略!

三、刘表

刘表,东汉宗室后裔,汉末群雄之一,少年时期,刘表不但家世显赫,并且身材高大,相貌不凡,被人称作荆襄八俊之一。

后来在蒯氏兄弟、蔡氏家族等人的支持下,刘表顺利的安定荆州内部宗贼,从而占领荆州重镇。

刘表素以仁义著称,其所治理下的荆州,是东汉末年时期被治理得最好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青年才俊纷纷前往荆州那里安身立业。

比如说庞德公、司马徽、徐庶、卧龙、凤雏等等,这都是在汉末时期鼎鼎大名的顶级人才,并且当时全都聚在荆襄一带,却没有一人能为刘表所用。

用曹操的话来说,刘表就是个自守之贼,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

曹操还没攻打荆州时,便已经不将刘表放在眼中,在他看来,刘表只是个胸无大志之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由此可见,刘表虽然是一位仁义之主,但他确实不太适合乱世,后世便有人评价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庸人尔!

四、刘璋

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幼子,刘焉早年上表汉灵帝,建议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其作为宗室后裔出任益州牧,刘璋则留在了京城。

后来刘璋在刘焉世交的保护下,逃回益州,刘焉死后,益州臣下认为刘璋比较容易掌控,便拥立刘璋为益州之主。

刘璋父子是外来政权,益州本土人士并不能对他们有着十足的忠心,拥立刘璋等人很快就发动了叛乱,益州各地纷纷响应,幸好有刘焉当年带来的“东州兵”拼死奋战,这才保住了刘璋的位子。

按理说蜀地地大物博,刘备只是占领了蜀地,就能开国称帝,为什么这么优厚的资源到了刘璋这里反而这么没用呢?

事实上刘璋与演义中所描述的并无多大差别,暗弱无能,并且生性多疑,汉中张鲁就因不服刘璋,他的母亲便被刘璋所杀害了。

根据三国志所记载,连诸葛亮都说刘璋暗弱无能,又有张鲁与之对峙,空守宝山富地而不知利用,致使蜀地多数才俊都渴望拥有一位贤明之主。

这也是刘备还没有入蜀之时,益州便有不少人纷纷倒戈向刘备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jj/153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