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6/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可以说是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最大的功臣之一,他对曹魏政权的贡献不像一般的谋士,为某一次的战争、某一件事情出谋划策,他最大的贡献是在全局战略上的。

荀彧是属于魏国,他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他是曹操身边的一位谋臣。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之前是袁绍的谋士,弃袁从曹,与袁、曹对汉室的不同态度有关。荡平分裂割据势力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荀彧毕生有着一个最高的理想和追求:那就是恢复刘姓皇帝的权威,维持汉室的统治,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和伯叔的影响。荀彧是与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一开始他认为曹操是那个能帮助他实现安定天下远大抱负的人,他为此鞠躬尽瘁,他也触摸到了自己的理想,他为曹操制定的战略方针经实践证明是对的。

对于曹操来说,赤壁战败后,他很清楚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统一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自己身体支持不了多久,只有进封公王才能世袭爵位,大权不会旁落他人。但是有荀彧极力反对,曹操是无法顺利进封魏公的,而要让荀彧不反对只能是让他消失,但曹操也不能公开杀荀彧,所以只能用含蓄的办法。但这种极具戏剧又很合理的说法在我看来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可能只是坊间传说。

曹操命人送他一个空的点心盒子,荀彧一看这是“没得吃了”,想着“我辅佐丞相二十年现在经闹成这般摸样”,郁闷至极,最后便服毒自尽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jj/154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