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近日,济宁市名优产品推广协会走进鱼台县八里湾村,了解八里湾村的前世今生,八里湾村隶属谷亭街道,位于街道驻地东南部,东靠东鱼河、西与蒋庄村为邻、南接济徐公路与唐马镇毗邻。由前八里湾、后八里湾、姜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户人口人,闫、姜、杨、姚、宋、于等姓氏居多。全村耕地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八里湾村依运河闸而立。山东段古运河,亦称闸河。闸河之闸按其闸位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船舶通航,控制河道水位、建在运河主航道上的闸,包括限制船舶超宽的隘船闸;二是为了引水济运或减水护漕而建在运河支流及沿运湖泊出人口附近的闸。《读史方舆纪要》载:“《志》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上广运闸、三十里有下广运闻,东二十五里有八里湾阐,俱在旧运河上。”《山东运河备览》卷一“沿革表”载“明宣德四年(年)建谢沟、湖陵城、八里湾、南阳浅等闸,今俱废…宣德八年(年)建八里湾闸,今废”。明嘉靖四十四年(年)黄河泛滥淤废。《明史·河渠志》载“隆庆元年(年)五月,新河成,西去旧河30里。旧河自留城北经谢沟、下沽头、中沽头、金沟四闸过沛县,又经庙道口、湖陵城、孟阳泊、八里湾、谷亭五闸至南阳闸”。元明清三朝共建新闸73座,故有闸河之称。其中今济宁段运河主航道中建闸36座(元代17座,明代17座,清代2座),为“闸河之闸”的一半,鱼台境内有鲁桥闸、南阳闸、谷亭闸、八里湾闸、孟阳泊闸。明宣德八年(年)、距谷亭闸东南建水闸一处因距谷亭闸8里,且在此向东北方向拐弯,遂取名曰八里湾闸(据考查,八里湾闸的遗址位于八里湾村完小院内),是当时繁华热闹的漕运码头。因此处地势高、土壤肥沃,商业繁荣,先人纷纷迁至八里湾闸周边。据《阎氏族谱》载:明嘉靖年间,阎氏在距谷亭8电的的老运河处立村,取名八里湾村。另据八里湾村附近出土的“明故显考赐寿官胡公讳鑑字明贤墓志铭”(嘉靖二十九年,年)载:口口其家世口口南岸,地名八里湾,以其西去谷水八里故也。社分义城,以其西南有义城堆得名,总属之鱼台县,县至此二十有八里。吾父名口口讳明贤,幼得之于卜者,曰兹地胜概在于此湾,遂与吾母张氏量口课程,草创室庐,以为可久之地。……扩隘室面广厦千间,有楼台、有廊庑,而迤逦墙壁周回数里;辟草赖而良田万亩,在远郊、在近郊,而纵横阡陌一望无际。其馀仓箱殷积,马羊牛畜,亦可以无恐数十年之荒歉。……而江以南淮口口顺漕流而仕艘商舶,有经吾家居过者,莫不延访而宾礼之,其理来有委慎授节之意焉……此载可看出古时的八里湾村是风水极佳、土地肥沃、商贾云集、繁华富庶之地。

八里湾村因古运河而兴。明嘉靖元年(年),时任鱼台县永田璋在八里湾村天齐庙立“鱼台县义城社兖州府鱼台县为申明乡约以敦风化事碑”(现存八里湾村委会院内),八里湾村已是义城社驻地(与今镇街驻地类似)。古运河两岸建有天齐庙和泰山奶奶庙,天齐庙庙门朝北方运河而立。泰山奶奶庙在古运河弯的东部,庙门朝西面向运河而立。碑载:抄蒙钦差巡抚山东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案验,备仰本县。遵照洪武礼制,每里建立里社坛场一所,就查本处淫祠寺观,毁改为之,不必劳民伤财……八里湾已成为商贾云集、文人侠士的聚集之地,北上南下商人、隐逸士人、寄怀旅人酬游于社集的文人集团之间,在天齐庙处集会,或谈论诗文、或求神拜佛、祈求风调雨顺。泰山奶奶庙当时占地余平方米(今庙台遗迹依稀可见,轮廓分明),正屋四间,偏房三间,青砖青瓦,高大气派庙内有泥塑、壁画、石碑、千年铁钟一个。人们有病有灾,前来求福保佑,求子求雨求平安,都来小庙拜祭,一时八里湾闸门附近熙熙攘攘,成了人来船往的交通要道。

年稻改前,八里湾村人均4亩多土地。后开挖东鱼河(原称红卫河)时,一半多耕地被开河挖走,村民为了支持政府的决策,没有一声怨言。年,全村抽出精干劳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响应赶赴微山湖二级坝工地。年春天,开挖白马河时,河底满是流沙根本控不住。人在沟里,看着挖好的垄沟,流沙过来人一动又平了,连腿脚都被流沙吸住拔不出来,村民克服重重困难,掉皮、掉肉、不掉队,胜利完成任务。年,建八里湾排灌站,是村民最高兴的事情,村民投人极大的热情和人力物力来支援建站。他们捐出自己家的门板、麻袋来挡水筑坝,用兜子抬泥,手磨出了血泡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年,全村抽出40名青壮村民又去微山湖挖湖腰,在吃住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全村没有一个掉队的。曾任八里湾村党支部书记的于奎连,在稻改中表现特别突出,在工作过的每个工地上都留下他勤劳的足迹和感人的故事。年1月16日开挖白马河,夜间12点左右,抽水泵不出水了,当时天冷地冻,于连奎把棉衣一脱,跳下刺骨的水中,用脚打探进水的“花篮”,连续三次下潜,才把两块砖抠了出来,水泵正常了。修建八里湾排灌站,他带领石匠们去湖东开山采石,二三百斤的大石头,他一块块的往船上背。时刻为集体着想,为大家着想,从不沾集体和个人的便宜。他没学历,也没读过多少书,毛主席语录就是他的法宝,他认定了跟党走,始终没有错。于奎连就是这样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时刻为人们服务,甘当老黄牛精神的践行者。年,在万人工程表彰大会上,济宁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特向他颁发了一枚纪念奖章和“先进生产者”“青年突击手”奖牌。他先后当选鱼台县第三至十三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被授予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是历史的见证,勤劳朴实的八里湾人用血汗和智慧书写着奋斗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里湾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村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县村级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构建等各项事业的领头雁。村委会想方设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全村新修5米宽水泥硬化道路米,进村砂石路和田间砂石路米,新建桥、涵12处,修建U型渠米。沟渠清淤方,栽植绿化树木余棵,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了鱼台县金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八里湾亩绿色稻米示范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全村群众实施机插秧服务、园区水稻实施“五统一”稻米生产管理,打造绿色鱼台大米品牌。利用村中资源就地取材、纺绳、打包片、织草苦、编苇席、打蒲包、充当经济人,让八里湾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建设了门窗厂、水暖气片厂、稻米加工厂等众多个体企业,为八里湾村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古运河积淀着数千年的历史风雨,一座村庄、一块碑石、一段残桥、一个传说,都能述说“野水千帆集,人生沸暮烟。楼台两岸诗。灯火一河船”的漕运壮观和昔日盛景,踏寻遗迹回望历史,历史长河点点浪花,无不与沿岸村民古朴淳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济宁市名优产品推广协会乡村振兴分会一行考察人员对八里湾村非常感兴趣,决定助力八里湾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

候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ly/149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