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由于陶谦部下张闿贪图曹操父亲曹嵩的财物,于是杀人越货落草为寇,进而引发了曹操东征徐州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最为出名的剧情桥段便是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刘备再三拒绝。最后直到陶谦病亡,刘备才勉强同意接手徐州。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这段剧情描写非常详细,体现了陶谦的为国尽忠,和刘备的大仁大义,宛然一副同舟共济的样子。然而事情的真相并不如大家想象的这么美好,陶谦这么做其实另有原由。本章节我就为大家解读一下,陶谦三让徐州背后的那些故事。

刘备

这个事情的起因是曹操讨伐徐州,原因是徐州陶谦的部下张闿在护送曹操父亲曹嵩的过程中,贪图曹嵩财物将其杀害并劫掠而去。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帜找陶谦报仇,陶谦的徐州兵不是曹操对手,于是求助于北海太守孔融。北海太守孔融又求助于平原相刘备,于是刘备成为支援陶谦的主力援军。刘备入徐州后,陶谦三次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坚决不收。最后陶谦病逝,在徐州文武官员的推举下,刘备才接手徐州。而在整个过程中利益相关方其实并不只是陶谦和刘备两方,更多是是曹操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陶谦

小说中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理由是自己老迈,能力不足以统率徐州文武,所以请求汉室宗亲刘备接手。这个理由表面上好像成立,实际上不过是托词而已。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其本身原因还是在曹操身上。杀死曹操父亲曹嵩的张闿其实并不是陶谦的部下,而是来自于黄巾军余党的降将。曹操剿灭青州黄巾军余党后,接手了大批黄巾军投降部队。这些部队后来被称为青州军,是曹操军队的支柱。可是青州的黄巾军余党在战败后并没有全部投降曹操,而是有一部分投降了青州周围的势力,比如张闿投降徐州陶谦。

曹操

曹操找黄巾军打野的目的,一方面是刷声望,一方面是招降纳叛提升个人势力。可是青州周围的这些诸侯啥事没干,就捡便宜接收了大批降军,曹操心里非常怨恨。但碍于同为东汉朝廷大臣,他也找不到理由向陶谦等人发难。当张闿杀曹嵩的案子发作时,曹操第一时间是为父亲之死而悲痛,第二时间就是想着怎么利用这个事情获取最大的利益。就事论事来看,陈宫和陶谦的理由都是对的。曹嵩是张闿所杀,曹操应该找张闿麻烦,不能迁怒于陶谦。陶谦安排张闿虽然有责任,但答应做出赔偿已经足够了。

曹嵩

可是曹操并不为这种正当的理由所动,坚持讨伐徐州,并扬言杀尽徐州文武。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并不是曹操还处于父亲死亡的悲愤中,而是因为他不能放过夺取徐州最好的机会。此时曹操已经有了兖州为根据地,再夺取徐州就有了两州之地,而且都是战略要地。下一步他会北上夺取青州,东进夺取北海,控制山东全境,便有了跟占据冀州的袁绍抗衡的资本。这是曹操个人野心发展的需求,曹嵩的死亡只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这方面的原因在第一次求和失败后,陶谦便看清楚了,而且以糜竺和孙乾为首的徐州文武也明白。

孔融

曹操鲸吞山东的野心不会熄灭,可是只凭徐州那点兵将根本无法抵挡曹操大军。于是糜竺提出了联合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的建议,陶谦便派糜竺和陈登分头联络。实际上这三个地方的战斗力都不咋滴,一个黄巾军的残兵败将管亥就能逼得孔融找刘备求援,联合打败曹操的大军就是痴人说梦。于是孔融得到消息后便求助于刘备,因为最近的能对抗曹操的只有刘备。在之前讨伐董卓时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以及后来助公孙瓒磐河战袁绍,刘关张三人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刘备有汉室宗亲的大义,关羽张飞又是超一流武将,战斗力爆表。

官运

刘备三兄弟的能力不只体现在一线战场,后勤治理也比陶谦孔融之流强得多。平原只是区区一小县,而且时刻还面对袁绍军的压力。可是在刘备治理下蒸蒸日上,还拉出了三千人的精兵队伍,这非常不简单。如果能够得到徐州文武相助,调动徐州本地资源,假以时日便是对抗曹操的最好屏障。这种判断孔融这个三字经上的聪明人有,陶谦也看得出来,两人对此应该是不谋而合的。而刘备在平原县虽然小有成就,却不足以争霸天下。正好利用此事刷一下声望,同时捞取一些利益,壮大自己军队,因此便同意支援徐州的事情。

张飞

刘备支援徐州,带着张飞和一千人骑兵直接打穿了曹操军,冲入徐州城,过程中张飞还差点把刚出道的于禁捅死,可见三兄弟战斗力绝对强悍。陶谦见面第一句话是感谢刘备支援,第二句话便是拿出徐州刺史的印信要转让给刘备。陶谦为何这么着急呢?其中原因一部分是上述的那些因素所致,另一部分就是在甩锅了。他知道曹操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旦徐州城破,不但他自己的死,他的全家都保不住,因此他需要有人来承担曹操的怒火,让自己脱身。曹操扬言城破后杀尽徐州文武,这点可能只是威胁,但陶谦不能不做防备。

孙乾

陶谦甩锅给了刘备,曹操必然把火气撒在刘备身上,他自己脱身就容易了。而且刘关张实力雄厚,曹操不见得打得赢,徐州安全度也更高。而且曹操对徐州野心极大,因为青州和徐州是控制山东的关键,他绝对不会放过。从三国后来曹操以青州兵和徐州兵为主打赤壁之战看,这点毋庸置疑。所以陶谦坚持甩锅,在曹操丢掉兖州被迫撤退后,仍旧做出了第二次让徐州的举动。在他心里徐州就是个火坑,直接面对曹操大军,十死无生啊。而且他年龄大了,可是子孙后代都在徐州,他可不敢冒全家被杀的险。

陈登

第三次让徐州就是陶谦在托孤了,顺便把徐州的文武托付给刘备。以糜竺、陈登和孙乾为首的徐州文武,背后都有本地土豪士族支持,他们与徐州的存亡生死攸关。曹操扬言破城后要屠城,他们绝对不敢不信。而且就算曹操不屠城,劫掠一番,纵容自己部下巧取豪夺,他们也受不了。当然让刘关张去面对曹操的怒火,正面刚曹操的大军也有祸水东引的想法。只要曹操利益获得了,面子保住了,徐州文武和土豪世家就保住了。这也是吕布诈取徐州后,徐州文武不反对的原因,因为在他们心里刘备和吕布没啥区别,都是背锅侠兼曹操的出气筒。

吕布

徐州文武找刘备就是为了甩锅和填坑,并不会与刘备同心同德。这也是刘备看穿这些伪君子的用意,再三拒绝的原因。当然关羽和张飞比较单纯,没看出里面的陷阱,一个劲的催刘备接手。于是刘备在勉为其难下,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当然刘备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心里对这火坑很清楚,就是有所准备的额,下面就看谁倒霉了。吕奉先大人,你做好接锅的准备了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rk/138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