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国饮食传统非常悠久,随着人类认知和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多可食用的动物植物被人们发现,人们持续提高烹调技术以致于食物越来越可口。但随着社会状态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也会随之产生巨大变化。稳定的社会环境,自然利于饮食条件积极向好,如果社会动荡,很容易引起饮食方面的退化。

曹操建立魏国后,当时曹丕还在东宫,曾赐予钟繇一个五熟釜。如果翻译过来就是五宫格火锅,有学者指出,此物是鸳鸯锅始祖。那在汉末三国时期,百姓能够享受到吃火锅的待遇吗?当时人们又有什么饮食方面的习惯呢?

汉末三国时期,人们的食物主要是米、麦和大豆等。但其实很多人都会忽略当时食用大豆的普遍性。根据记载,大豆已经成为米、麦之外的第三大普遍性粮食。在汉朝时人们经常吃大豆充饥,如果能就上生蒜食用,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另外,在东汉猪肝是比较廉价的食物。大豆的普遍性还在于,东汉国家官方粮食储备其中就有大豆。兴平元年豆麦一斛二十万钱,百姓甚至出现了“人相食啖”的现象。献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将太仓中的米豆取出一些做成粥救济吃不上饭的人。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枣、桑葚等也成为人们充饥的主要食物。袁绍在河北时,军队很多人都会食用桑葚。实际上,冀州大地的人吃枣和桑葚的习惯很早就形成了。孔融防御黄巾军之时,孔融的手下面对城中无粮的窘境将库存的枣分给战士食用。曹操担任兖州刺史时迎接天子,曹操迎接天子的士兵口粮在路上不够了,最后多亏杨沛把自己在工作中储存的桑葚赠与曹操,这才让曹操西迎天子的军队能够顺利抵达。在晋朝时,很多地方已经将枣作为主要“口粮”。

当然,平凡百姓吃的最多的还是糠,也就是谷物的外壳。甚至很多清廉的官员都不例外,桓阶曾经在赵郡任职的时候,俸禄花尽了却还没有到发工资的时候,于是他只好用谷皮充饥。

汉末三国时期因为天下大乱,虽然人们知道很多食物能吃,但却因为食物在官府或豪强手里导致没得吃。官员可以吃“炙子烤肉”,百姓就只能吃谷物的皮。如果想要穿越回三国,你怎么确定你就是能吃上肉的那个“极少数”呢?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rk/14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