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znlvye.com/
                            

2月26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批准,近期即将印发实施。

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亚栋介绍,该《规划纲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主线,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发展要求,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目标,科学制定“施工表”“路线图”,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夯实规划实施支撑,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谋篇布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介绍,《规划纲要》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主要总结成就、研判形势,明确到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未来5年着力实现“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板块为分论,明确了13项战略任务: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济宁创新谷核心作用,深化“一区一业一所”发展模式,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创新中心,塑造“一核多点多线”的协同创新格局。

二是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锚定“”产业集群,聚焦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中心、北方内河航运中心、鲁南金融中心、数字经济高地等城市产业名片,推进实体经济、服务经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圈六放射”通道布局和“陆铁水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超前布局智能互联的新型基础设施,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增强多元能源供给能力。

四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以兖州国际陆港、大运河“一点一线”为牵动,打造国际性物流枢纽节点城市,成为全省全国双循环格局中“重要一极”和“战略支点”。

五是建设高效服务政府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构筑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六是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美丽宜居乡村。

七是全面提升济宁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构筑市域“一心两廊三带”空间发展格局,推进济宁都市区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打造鲁南经济圈龙头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八是加快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推动文化强市建设。重点打造孔孟文化轴、运河文化轴“两轴”,改造提升“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一街”,加快突破尼山片区、太白湖旅游度假区“两区”,高标准建设鲁源小镇、南阳古镇“两镇”,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九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培育发展陆港经济、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争当全省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

十是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突破南四湖滨水“蓝心”、都市区生态“绿心”建设,形成“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城市大生态格局,筑牢美丽济宁生态基底。

十一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把济宁建成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医疗教育名城。

十二是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宁。

十三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加快推进法治济宁建设。

第三板块为总结。主要是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统一规划体系建设,强化政策保障与项目支撑,完善规划推进实施机制,汇聚现代化强市建设强大合力。

“四新”经济、数字经济等纳入规划指标,济宁“十四五”指标体系设置“有深意”

2月26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阐释即将印发实施的《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据介绍,《规划纲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五大类22项指标,其中14项预期性指标、8项约束性指标,既体现引导市场主体和预期,也明确了政府责任和对社会的承诺。

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专职副主任周媛表示,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规划在指标体系选取和设置上有很多创新,这些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紧扣全省要求体现济宁特色

省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均纳入济宁市的《规划纲要》,同时在具体指标选取时充分体现济宁特色、重塑发展优势,比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是济宁制造业强市建设的核心指标。聚焦“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多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争先进位要求。

引导高质量发展和质效提升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设置了“四新”经济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围绕增强创新能力,设置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围绕新型城镇化,设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等指标,旨在引导全社会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努力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经济增长密度和综合产出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民生福祉和社会进步

围绕提升生活质量,设置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围绕推动绿色发展,设置单位GDP能耗下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例、地表水好于Ⅲ类水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统筹安全和发展,设置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

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济宁“十四五”规划,这些项目究竟有何特别处?

谋划实施好重大工程项目,是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的重要支撑。即将印发实施的《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共设置了24个专栏,在科教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纳入各类重大工程项目余项。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称得上“重点”?在规划编制和项目论证过程中有哪些原则和考虑?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董亚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给出了答案。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如何发展?济宁明确了13项战略任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rk/150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