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必定绕不开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三国,而谈到三国也必定绕不开魏的开创者——曹操。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奸雄、奸臣、奸贼都是对他的评价,史学书上也有如此记载,曹操的奸诈和阴险是不可否认的,但作为一个人便也是有好有坏,既然如此,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人?且往下看。 曹操 1.曹操的“奸” 说起曹操的奸诈,很多人必定能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顾名思义,宁可让我背叛了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背叛了我。 这句话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记载的,当时董卓入京,想让曹操做骁骑校尉,曹操不干,连夜从洛阳逃了,抄小路回老家。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给杀了,曹操便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曹操为什么杀了他们一家,而曹操说的原话是不是这句,不同史书却记载不一。 《魏书》记载:“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及马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语》说的是:“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据《杂记》所言:“太祖闻其石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按照前一个的说法,曹操还属于正当防卫,他还是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而按后两者的说法,曹操是疑虑太多,没清楚真相就把人给杀了,我们称他为阴险小人似乎也不过分。但不管是哪种,曹操毕竟还是杀了他们一家,此为事实。 曹操杀人之后说了一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与开头的那句话似乎并没有区别,但你细品,便会发现二者释意相差甚远。后一句话的意思明显就是宁可让我对不起别人,也不能让别人对不起我,如果再把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来理解的话,这个别人还特指吕伯奢一家。但是按照前一句的说法,这个别人就被换成了天下人,这个范围可就太大了。曹操是恶人不假,但是程度的深浅可就不一样了。 但如果你再想得更深入一些,你会发现这也是曹操能称雄的过人之处。如果换做是一个普通人,一定不这么说,或者干脆不说。大家都把自己看作是正人君子,怎么可能像曹操一样说出这种话?曹操是奸诈不假,但他不虚伪。他是“真小人”,但他不是“伪君子”。狡诈当中还带有一丝真诚,不愧为三国能人。 吕伯奢 除了奸诈,曹操还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所谓睚眦必报。当年在兖州时,有个叫边让的陈留人,博学多才,当时有名的学士都极为推崇他,本人还做过九江太守,后来辞官回家。可能正因为如此,边让自视甚高,便瞧不起宦官养子的儿子曹操,可能是说过侮辱曹操的话,也自以为曹操什么都不是,并不敢把他怎么样。谁曾想,曹操一举就把他给杀了,还杀了他一家。 边让 值得一提的是,沛相袁忠和沛人桓邵也看不起曹操。边让被杀之后,两人就逃跑了,但家人却没能幸免。后来桓邵前来自首,跪求曹操放过,曹操说:“跪下就可以免死吗?当然不能。”桓邵就也被杀了。 这么一看的话,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负面评价,定然是属实的。 2.曹操的“好” 曹操的一生都征战沙场,戎马一生,尽管很少享受天伦之乐但其后宫嫔妃也多不胜数。许多人未曾想到,曹操其实也是多情之人,也有所谓儿女情长。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由刘夫人所生,曹操的正室丁夫人没有生育,刘夫人早逝所以曹昂一直由正室丁夫人抚养,视如己出。曹昂战死时,丁夫人终日以泪洗面,总是责怪曹操不帮其报仇,什么都不管,曹操听烦了这些唠叨话就把丁夫人送回娘家去了。 有意思的是,曹操在不久之后亲自到丁夫人娘家中接她,抚摸着她的背问她:“一起回家去吧,可好?”丁夫人不理他。曹操又问道:“跟我走吧,可行啊?”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只能作罢,挥袖而去。这与我们所熟知的曹操是大相径庭的,曹操如此凶狠奸诈的一个人,能做到如此这般,实属不易。 而曹操还曾劝过丁夫人,让她改嫁不要守了活寡,尽管丁夫人也未如此做,但曹操的多情也不言而喻了。 丁夫人 除了多情,曹操还是个重情谊之人。曹操与陈宫素来交好,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陈宫就此离曹操而去,而后在吕布帐中充当谋士,尽心尽力地辅佐吕布来攻打曹操。 而后吕布战败,陈宫被俘,但陈宫宁死不屈,就是不招降。曹操便问他:“你死了,你老娘怎么办?”陈宫长叹一声说道:“都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我的母亲如何处置,全看明公您了。”曹操又问:“你死了,那你妻子和孩子怎么办?”陈宫又说道:“说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婆孩子怎么处置,全看明公您了。”说完便昂首就刑。曹操流泪,为他送行。 陈宫 陈宫死后,曹操非但没有杀他的家人,而是很好地赡养了他的老母亲还有他的妻儿,并且将他的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 由此看来,曹操却也是有好的一面。 曹操的真实不言而喻,一生坦荡从容不迫,心胸狭隘奸诈狡猾却也宽豁大度充满儿女情怀。“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自有“奸”,也有“雄”,用这二字来评价曹操的真实便再好不过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xw/151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