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yunweituan.com/m/

导语:

所谓十八路诸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倒不是为了铲除董卓,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很悲哀地跟大家说一个事实,董卓才是维护汉室一统的那个人,而袁绍、曹操这些人,全部都是搞分裂的家伙。

当时董卓手握汉献帝,天下诸侯都要听从朝廷的命令。就这么一点,让十八路诸侯眼红,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东汉的皇帝,有几个是真正有独立自主权的呢?政权还不都在权臣手里握着吗?

东汉的政局很有意思,要么是外戚集团主政,要么是宦官集团主政。反正就是轮不到皇帝来独自做主。所以董卓和其他主政的权臣,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既不是外戚也不是宦官,他是军阀集团的代表。

01十八路诸侯,都是军阀集团的代表人。

东汉政权除了最初俩皇帝自主了一把,后面的皇帝全都要依靠其他势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你来我去,组成了东汉集团两百年的历史。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集团存活着,那就是士族集团。所谓士族集团,那就是世代在朝中做官的家族。他们是外戚和宦官两边都不敢得罪,也不敢去触碰最高权力,一直在社会中层苟活着。直到董卓入京以后,这些士族们忽然发现,原来除了外戚和宦官,军阀也可以主政。所以很多士族摇身一变,就成了军阀集团的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当中,基本上全都是士族集团转变成的军阀集团代表。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曹操。曹操这个人比较复杂,你可以说他是宦官集团的后代,也可以说他是士族集团的代表,他是哪儿都沾了点边,所以他最特殊。这么多军阀为什么要针对董卓一个人呢?因为他们认为,董卓实力弱小,居然也能够称霸天下,他们这些实力强大的诸侯,为什么不能呢?

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卓未至,进败。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芒,还宫。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三国志》

而且他们不想听从董卓的安排,因为他们想在自己主宰自己地盘上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说他们想要搞独立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理由不听朝廷调遣才行,所以董卓成了汉贼。

02十八路诸侯都是为了各自利益,几乎无人愿意真正对付董卓。

出兵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争权夺利。能够在出兵的过程中,消耗其他诸侯的力量,让自己的力量变得充实,这是最好的。

一旦出兵,那么这些诸侯就有机会和办法,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因为他们是代表正义的那一方,自然是要得到支持的。

所以能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至于挑战董卓的事情,我们会发现,没有谁愿意去做,为什么呢?

首先,他们没有哪一个人单独会是董卓的对手,就算是他们真心实意去对付董卓,可离心离德情况下,也未必能够打下董卓来。其次,挑战董卓,势必需要动用本部的兵马。一旦出现损兵折将的情况,那么对自己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你损失了,人家未必损失。再说,十八路诸侯都想着要争权夺利呢,哪有时间真正为了讨伐董卓而卖力呢?占领地盘、夺取粮草、招募兵勇,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多太麻烦了。由此可见,他们没有哪个人是真心实意会帮助汉献帝脱离苦海,甚至汉献帝当时的处境,其实也只是某些阴谋家刻意描绘出来的,汉献帝到底过得怎么样,他们压根就不知道。

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三国志》

当然,话也不能说那么绝对,还是有那么几个是忠于汉室的。有些人愿意扶持汉室江山,但是没什么能力,比如说徐州陶谦、北海孔融。有些人则真正为讨伐董卓事业做出了贡献,比如说兖州曹操、长沙孙坚。

03曹操和孙权的确是为了大汉江山努力过。

在十八路诸侯当中,当然也有一股清流,比如说曹操和孙坚就是其中两个。这两个人为了讨伐董卓,的确是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和贡献。

曹操曾经带着大军追击董卓,结果可笑的是,他的人马都出动了,可其他人的人马却纹丝不动。这让人给气的,结果曹操中了吕布的埋伏,自己差点也被人给宰了。他跑回来痛斥袁绍兄弟,却依旧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他只能寒心离开联盟。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三国志》

而孙坚更是作为十八路诸侯的先锋,击败董卓的所有战役,几乎都是孙坚打下来的。华雄前来挑战,也是孙坚将其斩落马下。

攻陷洛阳城,也是孙坚的功劳。可惜因为孙坚的功劳太大,能力太强,所以遭到了袁氏兄弟的妒忌。袁术为了阻止孙坚再建功,所以故意不给孙坚粮草。

孙坚无奈之下,只好负气离开了十八路诸侯,结果在回江东的路上,被刘表的人马给伏击射杀了。实在是可惜。

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

所以说曹操和孙坚这两位,至少在那个时候,还是心向大汉的。至少他们是愿意奋勇杀敌的。所以十八路诸侯不全是草包,曹操和孙坚这样的英雄,至少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楷模。

总结:孔融和陶谦这些人,心有余力不足。

说老实话,把孔融算进十八路诸侯,的确是抬举他了。因为这个人不善于打仗,只善于治理地方。陶谦也是一样,他们虽然都是大汉朝的忠臣,可是他们手里的人马非常少。除了有一颗报国之心外,压根就没有什么实力跟董卓相抗衡。而有实力的比如袁绍,他作为盟主,想着的不是如何击败董卓,而是如何夺取冀州和幽州的地盘。他这个盟主虽然手握十多万人马,目前还没有落脚的地方。

再比如说袁术,坐拥南阳郡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粮草众多的地方。他所想的是不让其他诸侯建功立业,以此盖过自己的名声。因为袁术家族四世三公,他又是嫡子,当时在天下属他的名望是最高的。

由此可见,当时除了少数真诚辅助汉室江山的人,压根就没有人愿意为这件事出钱出力。以刘备的视角来看:十八路诸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中国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正版无删减文言文版精装珍藏完整版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名著全4册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8购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zhoushizx.com/yzsxw/15157.html
------分隔线----------------------------